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是多种动力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的结果,新时代完成“中心任务”,实现“最大的”,需要多种动力协同共进。既有的现代化动力研究成果颇丰,多集中于动力源泉、动力机制和动力要素三方面,涉及经济动力论、科技动力论、文化动力论、合力动力论、系统动力论等,但党的领导、人民至上和全面深化改革应是最基本的,也是最为重要、最为关键的三重动力。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首先,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开辟,是党民不畏艰难险阻,不惧挫折困难,历经千辛万苦才探寻并开辟出来的,没有党的领导,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就无从谈起。其次,走好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能确保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方向,避免中国式现代化走向封闭僵化的老路、改旗易帜的邪路。中国党领导中国人民依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合理地驾驭资本,发挥资本的积极作用,同时控制其消极作用,以促进人与社会发展,并超越“资本至上陷阱”“福利过度陷阱”。同时,党的领导是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的保障,确保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事业不会出现“一盘散沙”“各自为政”。再次,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拓展需要党的领导。从发展进程上看,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与西方现代化既有道路的显著区别,在于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并联式”发展过程,而非西方现代化的“串联式”发展过程,推进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全面协调发展。中国党回答了如何以中国式现代化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问题,凸显了现代化的科学社会主义本质,破解了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现代化悖论,用事实宣告了“历史终结论”的破产,宣告了各国最终都要以西方制度模式为归宿的单线式历史观的破产,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就是要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使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不惧“风雨来袭”,直面“风急浪高”。一要继续提升党的全面领导能力,既要通过理论创新武装头脑,又要通过实践创新强化本领,“高超的智慧”和“过硬的本领”是提升党的全面领导能力的关键。二要继续完善党的全面领导制度,健全各项具体制度,建立健全党的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通过“健全的制度”和“科学的体制”相结合,不断增强党的领导制度的科学性、严密性和实效性。三要继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永远在路上”的决心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以“只有进行时”的勇气推进党的自我持续发力,以党的自我引领社会,使我们党经受住“四大考验”、克服“四种危险”,始终成为中国式现代化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第一,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驱动力量。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中,中国党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相信人民,依靠人民,创造了一个接一个的现代化奇迹,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历史成就。可以说,没有作用的发挥,没有人民群众的探索和实践、智慧和经验、创新和创造,中国式现代化事业就难以推进。第二,人民的需要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牵引力量。中国式现代化事业在一定意义上讲是与人民的需要相伴而生、相向而行的,两者良性互动、协调发展。从封闭落后迈向开放进步,从温饱不足迈向全面小康,从积贫积弱迈向繁荣富强,人民的需要始终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发展前行的内在动力。第三,人民的勤奋精神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助推力量。劳动创造幸福,实干成就伟业。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劳动并勤于劳动,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勤奋美德、劳动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了美好生活奋力拼搏,中国式现代化事业是人民一点一滴辛勤奋斗而来的,其所取得的成就不仅浸透着中国人民的辛勤汗水,而且凝聚着中国人民的劳动精神。
“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是我们党最可靠的力量源泉。”坚持就是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凝聚起亿万人民的磅礴力量,激发起亿万人民的创造热情,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事业。一是坚持人民立场,实现发展为了人民,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真正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杜绝“摆架子”“甩脸子”“空喊口号”,用实际行动造福人民,满足人民新的需要。二是尊重地位,以宪法和法律为依据,以制度为保障,以政策为指南,以行动为基础,确保人民各项权益。人民群众是中国式现代化事业的实践主体和依靠力量,人民群众中蕴藏的聪明才智和伟大创造力一旦被充分发掘,必将释放出巨大能量、创造出更多奇迹。三是明确人民满意标准,实现发展惠及人民,始终把人民满意作为衡量现代化建设成效的标尺,用现代化成果满足人民需要、惠及人民生活,书写人民满意的时代答卷。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其一,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开始了从改革旧体制、建立新体制到在新体制下实现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转化。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我们坚持对社会主义制度进行自我完善和发展,不断突破旧体制,探索建立新体制,逐步实现对计划体制的性变革,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其二,新时代以来,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勇气全面深化改革,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坚定不移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开启了气势如虹、波澜壮阔的改革进程,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打开了崭新局面。正如习总所指出的:“坚持辩证法、两点论,继续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上下功夫,把两方面优势都发挥好。”既要“有效的市场”,也要“有为的政府”,努力在实践中破解这道经济学上的世界性难题。其三,改革开放促使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越走越宽广。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大地上正在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证明,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
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需要在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中持续推动的事业。要坚持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向全面深化改革要动力。面对新矛盾新挑战,要勇于改革,冲破思想观念束缚,突破利益固化藩篱,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和结构性矛盾,充分激发全社会创业创新创造活力。全面深化改革,唯有紧紧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展开,才能更好地体现其方向立场、价值旨归,才能更好地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带动人民群众朝着复兴之路阔步前行。全面深化改革,重点在“全面”,这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决定的。中国式现代化九个方面的本质要求,涉及保障、旗帜道路、经济建设、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诸多方面。这说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落到改革上,必然是全面而深刻的,零敲碎打的调整不行,碎片化修补也不行,必须是全面的系统的改革和改进,是各领域改革和改进的联动和集成。要注重开放的交互性,既要善于“引进来”,又要乐于“走出去”;要注重开放的全面性,稳步推进全方位开放,不断拓展现代化发展空间;要注重开放的互惠性,坚定奉行合作共赢的开放战略,携手共享发展成果;要注重开放的包容性,尊重世界文明的多元性、差异性,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共谋发展。改革促进开放,开放推动改革,改革和开放密不可分、相互促进,共同作用于中国式现代化伟大事业,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劲动力。